“我比你干净点,今天早上我擦鞋了。”一大早,模范村征地工作四组的门前,两个年轻的工作人员蹲在地上互相比较着。因为前一天刚刚下完雨,走了一圈之后,两个人的鞋底都沾满了泥水,只是其中一个人的鞋面看上去更干净一些。
“别比这没用的!”四组的组长齐鹏推开屋门走了出来。因为下雨,气温骤然降低,齐鹏又找出之前的那件棉衣穿在身上。一股冷风吹来,齐鹏抿了抿衣襟,缩了缩脖子,“走,再出去溜达一圈去。”
这次见到齐鹏是在拆迁地段的第二次碰面。2016年初,在江山村的征地工作组里,这个一米八十多的壮汉,穿着厚厚的旧棉衣,打着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坑坑洼洼的村路上入户走访时的样子,至今仍然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时隔一年半再见面时,我立刻就认出了他。
此时的齐鹏样子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因为天气的原因,原本“追随”他的那套大棉衣已经穿不住了,现在穿的是防雨质地的灰色短棉服,深色的裤子,深色的运动鞋,整个人看上去都很暗淡。“这村里一下雨到处都是泥,一刮风四周都是灰,穿衣服就一个原则,抗脏!”齐鹏拍拍裤脚上的泥,无所谓地说道。
“第二次进入征地拆迁组,感觉跟之前有什么不一样?”我问齐鹏。
“做老百姓的工作都是一样的。把政策研究透,把走访工作做到位,把每家每户的情况摸清楚,多听老百姓说话,多为老百姓着想,没啥不一样。”齐鹏说着笑了起来,笑容中还有些小小的窃喜,“要说不一样,那就是这次征地的时间在春天,天气可比上一次好多了。不用闻那么多煤烟子,出门不怕冻耳朵,走道也不怕摔跤了。”
那年冬天,今年春天,在拆迁征地的日子里,没有休息日,没有上下班时间,走不完的路,说不完的话,经常会碰上的闭门羹,偶尔会遇到的谩骂,这些苦是很多人不曾体会过的。条件的一些些改善,工作的一点点进步,老百姓的一句句暖心话……从苦中找到些许的幸福感是让所有工作人员支撑下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