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6:00,建国街道9个社区广播开始政策宣传,反复宣读《佳木斯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公告》,街主要卡口放置小喇叭持续宣传静默管理政策,在主要路口、小区内悬挂宣传条幅,切实做到政策宣传全覆盖、无死角。
早晨6:00,20余个社区核酸检测点已全部开始运转,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一道熟练配合,共同做好扫码、核酸采集、封管、消杀等系列操作。现场志愿者提示居民注意间隔距离,排好队,保持两米线,不聚集、不逗留、采完即回。对居家人员和行动不便人员,做到上门核酸采集,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一是组织辖区各社区开展核酸检测,严格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二是对风险人员实施相关管控,开展居家隔离,隔离消杀等工作;三是加强疫情宣传,第一时间在辖区各处利用宣传喇叭播放疫情防控相关音频,同时,劝导居民戴口罩、不聚会、不聚集、不聚餐、非必要不出门,疫情防控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呼吁居民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越是关键时刻,越考验意志决心,晓云街道全体工作人员将切实扛起防控责任,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以必胜的决心和信心,咬紧牙关、冲锋向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一是行动有序,积极应对突发状况。在接到开展核酸检测的指令后,街道全体的工作人员、网格员和志愿者闻声而动、到岗迅速,行动有序,按照成熟的操作流程,为核酸采集做好准备。在通过微信网格群和大喇叭广告的形式,通知并动员辖区居民积极配合。为保证核酸检测覆盖率,针对辖区内卧床或行动不便的老人、病患,社区网格员采取一一入户上门的方式为其完成核酸采样。
下步,佳东街道将以更严肃的态度、更严谨的措施、更严格的要求,持续用心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为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守好第一道防线。同呼吸、共命运,手牵手、心连心。
一是做好核酸检测。按照静默管理期间区域核酸检测有关安排部署,组织小区居民及时参加检测,包括受检人员组织动员、检测点引导服务、特殊人群帮扶等工作,引导居民有序排队,正确佩戴口罩,避免人群聚集。
二是做好小区卡口值守。管理好封闭小区的出入卡口,对静默管理期间外出小区居民进行劝返,同时,开展小区内巡逻,对滞留在小区内的居民进行劝返,对翻越围栏的居民进行劝阻,对破坏小区围栏的行为进行制止,对已破坏的围栏进行简单修复,对不能修复的围栏及时报送物业。
三是做好群众帮扶和物资保供。社区及时对小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进行沟通,了解需求给帮扶反馈,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社区工作人员对管控人员保障运送粮、油、副食等群众生活必需品以及核酸检测所需防疫物资。
四是强化疫情防控政策宣传。认真学习掌握全市疫情防控政策,积极主动为群众答疑解惑,引导社区群众积极响应防疫号召、提高防范意识,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管控工作。
建国镇
撑起“宣传伞”。采取“线上线下”联动宣传,充分运用村广播、电子屏、网格微信群等方式,全方位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及政策,引导群众不聚会、不聚集、不聚餐,织起疫情防控“群众网”。
撑起“管控伞”。为了有效防止外来输入性感染,要求村民非必要不出村,在各村主要街道设立疫情防控卡点,实施24小时值班值守,全面落实区里提出的一测四查(测体温、查健康码、查行程码、查疫苗接种情况、查核酸报告)等疫情管控措施,坚决切断病毒传播渠道和遏制疫情扩散。
撑起“摸排伞”。升级摸排监测范围,组织干部和村两委成员、网格员全面下沉进行摸排宣传,重点对辖区内一中学生及家长、教职工作人员进行排查,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对所有中高风险地区计划返回镇村的人员进行详细登记,提前掌握一手信息,并对风险地区计划返回镇的人员积极做好非必要不返镇的劝告工作。
撑起“守护伞”,今早4点通过微信群、电话、大喇叭等方式及时向村民发布核酸检测通知,让村民知晓核酸检测的时间、地点及注意事项等相关事宜。为保证核酸检测现场不聚集,防止村民排队等候时间过长,各村采取了分片、分批次、分时间段的方式进行核酸采集。各检测点严格落实“戴口罩、两米线”等疫情防控措施,并安排机关干部和志愿者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医务人员严格按照采集程序,规范、高效完成扫码、采样、清点、封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