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区,隶属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地处佳木斯市市区东部,东与桦川县毗邻,南与郊区接壤,西至安庆街与前进区为邻,北抵松花江。辖4个街道、1个镇、1个乡,总面积190.8平方千米。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东风区常住人口为121305人。 2024年东风区户籍人口数为106481人。
2024年,东风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0.4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39亿元,增幅列城区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429亿元,同比增长1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18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二、发展优势
(一)区位优势明显。东风区1小时经济圈辐射鹤岗、双鸭山、七台河、伊春等资源型城市,周围遍布大煤矿、大农场、大林场,辐射人口近1200万。具有“铁公机水”立体交通网络,拥有13条铁路专用线和东部地区最大的铁路运输编组站;佳木斯机场通达南北,国际航班直通首尔、哈巴罗夫斯克;同三公路、佳抚公路贯通全境;松花江黄金水道直达俄罗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要素汇集,空港经济区、现代综合物流、港航工业、电子商务、现代金融等亟待发展。
(二)工业基础优势凸显。东风区全力打造“现代工业核心区、现代农业服务特色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代物流示范区”,是佳木斯能源重化工基地、工业承载基地、现代农业一体化基地。辖区内发电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配套设施齐全,可开发土地资源丰富,产业工人集中、训练有素。已入驻百威啤酒、益海粮油、佳木斯煤机、北大荒绿色食品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达百余家,高端装备、医药化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新材料、船舶制造、种子育繁推等六大支柱产业集聚发展,产业链延伸和配套服务发展空间巨大。
(三)现代种业集聚发展。东风区依托拥有3家省级科研院所、7家国家级种业企业和6家省级种业企业,与中国工程院陈温福院士等18位专家合作组建专家组,大力建设建国种业小镇,建成首个粳稻类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分中心,已建成北方寒地粳稻种子分子实验中心、国家粳稻杂交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191个、转化品种41个,水稻种植面积8.55万亩,年繁育水稻原种5万吨、推广水稻良种15万吨,占黑龙江省用种量的60%以上,是东北粳稻原种研发繁育推广基地,中国寒地水稻种子“硅谷”初具规模。
二、行政划分
东风区共辖6个乡级行政区,包括4个街道、1个镇、1个乡,分别是晓云街道、佳东街道、建国街道、佳南街道、建国镇、松江乡。东风区人民政府驻建国街道建国街4号。
三、土地资源
2024年东风区耕地面积11.857万亩,其中:水田7.94万亩、水浇地0.71万亩、旱地3.207万亩。
四、经济
2024年,东风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0.4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39亿元,增幅列城区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429亿元,同比增长1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18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五、社会事业
(一)文化事业
东风区下设文体团队36支,快乐舞步队12支,秧歌队10支,广场舞队11支,音乐、舞蹈、美术、绘画、民俗、体育、书法、摄影、戏曲等各类文化带头人200余人。设有文化活动室、美术书画室、乒乓球室、棋牌室、舞蹈室、民乐室、声乐室、京剧室等。建国镇7个文化广场,松江乡4个文化广场投资建设资金198万元。建国镇文化广场投资建设资金47.66万元。乡、镇每年文化资金投入4万元。东风区健身器材170套,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0人。
(二)教育事业
2024年,东风区辖区内学校8所,在校生2521人,其中小学生967人,初中生1554人。教职工468人,其中小学258人、初中21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三)医疗卫生
2024年,东风区全区拥有卫生机构99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23人。
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2383人。为2812人申报社保、医保补贴,补贴金额593.94万元。发放社会救助金3292.4万元,全区享受廉租房实物配租525户。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法定政策,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14.79万元,奖扶1389人,匹配资金16万元,特别扶助833人。
六、风景
(一)东兴城商业步行街区
简介:东兴城商业步行街区坐落于佳木斯市东风区,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营业面积1.4万平方米,151间商铺。打造了佳木斯首个集特色主题饮食、本土文化宣传、群众娱乐休闲、精品夜生活相互融合的视觉经济和网红效应为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年接待消费者40万人。2022年4月荣获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2年10月荣获省级试点步行街荣誉称号。
(二)观雁台
简介:作为黑龙江省松花江佳木斯段国家级示范河湖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观雁台建筑面积为264.72平方米,基底面积为264.72平方米,主体一层,耐火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平面功能分区为一层为展览厅和库房,上人屋面。观雁台的设计严格秉承人与环境和谐的理念,一是为保障行洪要求,观雁台除主体结构外,全部采用可拆卸式的玻璃幕墙,能够确保超标准洪水到来时,及时拆卸外运,确保行洪顺畅。二是为保障生态环境持续提升,在主体建设的同时,在观雁台周边种植紫叶稠李、金叶榆等景观树木3000余棵,使自然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三是为使观鸟群众得到更加优质的观鸟体验,观雁台附近增设了临时停车场,公共厕所,便民服务处等设施。